假說三
紫斑蝶類[含圓翅紫斑蝶(Euploea eunice hobsoni)、端紫斑蝶(Euploea mulciber barsine)、斯氏紫斑蝶(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小紫斑蝶(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等]在台灣全島之年遷徙生活史指示圖(用紫色箭頭表示)。
小紫斑蝶♀(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 | 斯氏紫斑蝶♂(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 |
圓翅紫斑蝶♀(Euploea eunice hobsoni) | 端紫斑蝶♀(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
斑蝶圖片出處 台灣森林 昆蟲標本館
http://fact.tfri.gov.tw/smec/TFRI/index.php?action=bbsea
十二各別月份指示圖(節錄自本網站”月份斑蝶移動圖”小欄)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四季指示圖(疊加圖)(節錄自本網站”月份斑蝶移動圖”小欄)
冬
春
夏
秋
全年代表指示圖(疊加圖)(節錄自本網站”月份斑蝶移動圖”小欄)
解碼 (以下參見部分大多引述本網站資料)
- 每年3月份,南台灣避冬蝴蝶谷之紫斑蝶類(中央山脈以西)[含圓翅紫斑蝶(Euploea eunice hobsoni)、斯氏紫斑蝶(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小紫斑蝶(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等]開始向北擴散,在高雄區寶來山區聚集,形成向北向東之兩種可能路線移動,前者是往西部平原、丘陵,後者則是往中央山脈擴散[可參見”月份斑蝶移動圖”小欄之3月份紫色箭頭虛線箭頭(標號11)之內容]。(參見)”月份斑蝶移動圖”小欄之3月份紫色箭頭10、11。
- 每年4月初,花蓮縣太魯閣立霧溪上空,會見有大量紫斑蝶類[含圓翅紫斑蝶(Euploea eunice hobsoni)、端紫斑蝶(Euploea mulciber barsine)、斯氏紫斑蝶(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三種,小紫斑蝶(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則較少]向北移動;雲林縣林內鄉、 台中區八卦山區、大肚山區、苗栗山區等地,會見有大量紫斑蝶類[含圓翅紫斑蝶 (Euploea eunice hobsoni)、端紫斑蝶(Euploea mulciber barsine)、斯氏紫斑蝶(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小紫斑蝶(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等],向北移動(西部平原每年並不都有盛況發生)。(參見)a.〝月份斑蝶移動圖〞小欄之4月份紫色箭頭17、5、18、20、21、22、25、26、27、2。b.本網站首頁”斑蝶春天在台灣北海岸成群遷移的觀察”大欄。
- (此處代表繁殖區),每年4~5月,台灣西部沿海丘陵地區,北部、東北部山區,由避冬蝴蝶谷向北擴散之紫斑蝶類[含圓翅紫斑蝶(Euploea eunice hobsoni)、端紫斑蝶(Euploea mulciber barsine)、斯氏紫斑蝶(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小紫斑蝶(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等],會在此繁殖並產生第一代新蝶(西部平原並不每年都會有此盛況)。(參見)”月份斑蝶移動圖”小欄之5月份紫色箭頭11、20。
- 每年5月後可見大量紫斑蝶類(主要為斯氏紫斑蝶),在三義交流道、苗栗沿海丘陵等地區,向東、向東南方向(中央山脈)(並不每年都會發生)飛去,在雪山山脈地區(含各類紫斑蝶類)則向南方向大量移動;每年6月份,中央山脈、南橫公路、南迴公路(尹屯部落),可見大量紫斑蝶類[含圓翅紫斑蝶(Euploea eunice hobsoni)、端紫斑蝶(Euploea mulciber barsine)、斯氏紫斑蝶(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小紫斑蝶(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等]向南移動。(參見)”月份斑蝶移動圖”小欄之5月份紫色箭頭11、17、18、19、20、21、。
“月份斑蝶移動圖”小欄之6月份紫色箭頭15、16、17、18。 - (此處代表繁殖區),每年5、6、7、8月,台灣東南部、恆春半島地區會有複數次數之紫斑蝶類[含圓翅紫斑蝶(Euploea eunice hobsoni)、端紫斑蝶(Euploea mulciber barsine)、斯氏紫斑蝶(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小紫斑蝶(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等]大量往南、往北移動現象(可參見解碼4、6),這是因紫斑蝶類[含圓翅紫斑蝶(Euploea eunice hobsoni)、端紫斑蝶(Euploea mulciber barsine)、斯氏紫斑蝶(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小紫斑蝶(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4、5、6月在台灣北、中、西、南部產 生第一代新蝶後,一齊往高山地帶移動(避暑),5、6月後並集體順中央山脈往南移動(有部分則會停留高山,不移動),最終在恆春半島遇海碰壁,再集體反向向北移動,其中有些在此繁殖了第二代[例如斯氏紫斑蝶(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也有些第一、二代都在此產生[例如小紫斑蝶(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等]。(參見)a. “月份斑蝶移動圖”小欄之6月份紫色箭頭21、22、23、25,7月份紫色箭頭4、14、15、16、17、18、19、20、21、22、23、24,8月份紫色箭頭8、9、10、11、12。b. 本網站首頁”有關西元2005年5月12日早鵝鑾鼻半島所發生之紫斑蝶類大遷徙始末”大欄。
- 每年6、7、8月,恆春半島,南部中央山脈尾端地區(含高雄寶來等地),紫斑蝶類[含圓翅紫斑蝶(Euploea eunice hobsoni)、端紫斑蝶(Euploea mulciber barsine)、斯氏紫斑蝶(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小紫斑蝶(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等]向北(東北)方向移 動[可參見”月份斑蝶移動圖”小欄之7月份紫色三線虛線箭頭(標號18)之內容]。(參見)”月份斑蝶移動圖”小欄之6月份紫色箭頭20、21、22、23、25、27,7月份紫色箭頭14、15、16、17、18,8月份紫色箭頭8、9、10、11。
- (此處代表夏、秋季型之紫蝶谷,在解碼圖中並無此種標示),每年6、7、8、9月間,台灣南部(較高海拔),東南部山區(中、低海拔等地),紫斑蝶類[含圓翅紫斑蝶(Euploea eunice hobsoni)、端紫斑蝶(Euploea mulciber barsine)、斯氏紫斑蝶(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小紫斑蝶(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會形成夏、秋季型避暑之休眠紫蝶谷。(參見)”月份斑蝶移動圖”小欄之6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之紫色小圓圈(蝶谷)。
- (此處代表繁殖區,另有加”一撇”者代表移動路線),每年9、10、11、12月後,紫斑蝶類[含圓翅紫斑蝶(Euploea eunice hobsoni)、端紫斑蝶(Euploea mulciber barsine)、斯氏紫斑蝶(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小紫斑蝶(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等]由較高海拔(南部山區)往較低海拔或由較北地區(東南山 區)往較南地區移動(前者即所謂的〝滾雪球假說〞或〝擴散假說〞)[可參見”月份斑蝶移動圖”小欄之7月份紫色小圓圈(蝶谷)(標號2)內之 備註欄說明,及本文尾端之〝參見〞欄],逐漸形成冬季之冬眠紫蝶谷,而較南地區屏東縣壽卡林道在12月初即有形成紫蝶谷現象〔參見〝月份斑蝶移動圖〞小欄之12月份紫色小圓圈(蝶谷)(標號2),11月份紫色二線箭頭(標號7)〕,想大概與恆春半島夏、秋滯留之紫斑蝶類移動有關。此時期,紫斑蝶類[含圓翅紫斑蝶(Euploea eunice hobsoni)、端紫斑蝶(Euploea mulciber barsine)、斯氏紫斑蝶(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小紫斑蝶(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等]同時會在台灣廣泛南部山區 繁殖並產生第三代新蝶(每年最後世代,秋蝶)。(參見)”月份斑蝶移動圖”小欄之9月份紫色箭頭7、8、10、11,10月份紫色箭頭1、2、7、8、✔9、11、14、15、16,11月份紫色箭頭3、4、5、✔6、7、9、✔10、13、✔15、17、18,12月份紫色箭頭3、13、14、✔15,1月份紫色箭頭✔5、11,”月份斑蝶移動圖”小欄之10月份、11月份、12月份、1月份、2月份之紫色小圓圈(蝶谷)。以上有打勾記號之箭頭號數,即最能代表〝滾雪球假說〞或〝擴散假說〞現象之移動觀察記錄,它們是具由高海拔向低海拔及由北向南移動之特徵。
總瀏覽人次 757 , 今日瀏覽人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