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標號 |
發現地點 |
觀察時間 |
斑蝶移動方向 種類、流量(隻/分<秒>) |
採到標本(隻) |
備註 |
5 |
雲林縣林內鄉林北村觸口之一處山崙尾突〔為林內山(海拔233公尺)北向之崙尾處〕(濁水溪與清水溪正好在附近會合,雲林縣農田水利會並在此設有水門,以資灌溉用) | 民國91.4.2 民國91.4.3 |
民國91.4.2早約7:20,筆者在觸口尾突處,開始見到從南方上頭之崙頂降下大量密集之紫斑蝶類,然後以3~4公尺高度沿濁水溪河床向二水與名間間之方向飛去,約近早8:00,筆者驅車往水里方向巡視,至水里隧道再折回,沿途上都見有紫斑蝶類往北飛,約早9:30回抵觸口尾突處,這時紫斑蝶類繼續北移,它們在方圓200~300公尺山崙尾突四周範圍內,估計每秒約有20隻紫斑蝶類通過,直到早10:40氣候微變後,北移才漸減少直至停止;在結束移動前約一小時,山頂樹冠上常會見蝶群,一字排開快速升高,互相激烈追逐之場面,早上這三小時多向北移動(包括林內到水里這段),總共估計紫斑蝶類共約30萬隻,(林內到水里約10隻/秒、觸口約20隻/秒、總共30隻/秒,再乘3小時來計算)通過 民國91.4.3約早7:30,紫斑蝶類開始在觸口尾突處向北移動,約至12:30數量開始減少,至下午約1點蝶移才結束,估計7:30~11:00每秒約30~60隻通過,在11:00~11:30每秒約有百隻以上,約在11:10與11:20山崙尾突之兩側各見到一次像蝶河般(即每秒數千隻一齊移動)朝二水與名間間方向飛去之景像,這裡縱貫線火車行經路線正與紫斑蝶類移動路線平行,(相距不到幾十公尺),而中二高剛好從觸口前面數百公尺橫過當時似尚未通車),總共粗估民國91.4.3早7:30~11:00在觸口這裡約通過63萬隻(每秒50隻通過計算),11:00~11:20約通過12萬~24萬隻(平均每秒約100~200隻通過計算) |
採到小紫斑蝶3隻,斯氏紫斑蝶2隻(以上各約7分新) |
如果說民國91.3.28主力北移紫斑蝶類在寶來通過,而民國91.4.3主力北移紫斑蝶類在林內觸口通過,那麼6天共飛70多公里(寶來與林內觸口地圖上直線距離),平均一天10多公里,對這麼龐大之隊伍來講,這也算滿順利的,爾後筆者試圖繼續追蹤,可惜未能如願,現在大略知道有部份紫斑蝶類往八卦台地、台中盆地方向飛走 達丹大林道、郡大林道PS1.尋問觸口當地很多位農民,他們說每年清明節(新曆4月5日)前後一個禮拜,都會有大量黑色蝴蝶向北飛去(往名間方向),老人家稱此為集體回去掃墓,從斗六市街到鹿谷沿線都會見到蝶移(從早飛到下午,風大才停止) PS2.民國92年約在3月底,筆者即守候在林內鄉觸口附近,並也委託附近居民留意,直至1~2個禮拜後都未見大量紫斑蝶類出現消息,(每天總共頂多出現上千隻通過);這樣會不會說紫斑蝶類並沒有在每年之4月初都會經過林內鄉觸口?的確在紡談中也聽到不少村民說,以前常會看到大量黑色蝴蝶出現,但是最近則不再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