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標號 |
發現地點 |
觀察時間 |
斑蝶移動方向 種類、流量(隻/分<秒>) |
採到標本(隻) |
備註 |
15 |
南橫公路(台20號)高雄縣甲仙鄉甲仙橋附近,六龜鄉寶來街道,台20號91K處(約位大肚關隧道與桃源間),台20號118.5K處(約距中之關10公里) | 民國93.6.2 |
早8:20驅車往南橫公路路經甲仙街道時,見到10幾隻/分紫斑蝶類向西移動(多大型、新翅;亦見少數向東移動) 早10:15抵寶來街道時,見到7~8隻/分紫斑蝶類由西北向東南方向移動(一陣一陣) 早約10:30~11:30,在91K處附近(約位大肚關隧道與桃源間)見到大量之紫斑蝶類由北方山頭降下溪谷再往南方向飛去,它們都屬新翅、大小型都有,飛行方向大約為西北向東南,當山頭雲霧聚集時,上升氣流正旺盛,紫斑蝶類趁此作大量高空移動,這時只見天空密密麻麻,蝶量驚人 中午11:30~12:25,約在118.5K處(距中之關約10公里)見到大量紫斑蝶類(多大型、新翅)由山降下,飛行方向約為東北向西南,當筆者驅車再往中之關方向時,回頭見到諸山頭上正聚集了大量紫斑蝶類,由北向南移動中 以上在南橫公路上,南移通過之紫斑蝶類數量是難以估計的,這種大規模在高山山頭移動之紫斑蝶類流量,往往一天下來都是數十萬隻以上的 |
①這是筆者第一次觀察到大量紫斑蝶類,在南橫公路上南移通過,並且沒想到竟然是在六月初,經尋問南橫公路吳姓清潔隊員(布農族),得知前天(5月31日)約早9點~10點在中之關附近,今天(6月2日)約早11點在天池(中之關以東約5公里)附近紫斑蝶類出現最多,它們是從老濃溪上流溪谷飛上來的,然後再往南方山頭飛去 ②以上資料首先打破了以往只見大量北移(3月份在南橫公路寶來附近),卻從未見大量南移(在南橫公路上)之南北紫斑蝶類移動流量不平衡疑慮 ③老濃溪最上流發源地之一-玉山八通關附近,在春夏之際有大量紫斑蝶類通過之推測,無形中更加提高它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