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標號 |
發現地點 |
觀察時間 |
斑蝶移動方向 種類、流量(隻/分<秒>) |
採到標本(隻) |
備註 |
9 |
宜蘭縣大同鄉中橫公路宜蘭支線(台7甲)思源啞口(海拔約2,000公尺)(同圖8,5月份全島性斑蝶移動觀察路線圖,標號10) | 民國91.6.20 民國91.6.21 民國91.6.22 民國91.6.26 民國92.6.24 民國92.6.26 民國92.6.27 |
①民國91.6.20下午2:00(連續幾天下雨後之晴天)開始見到由西南往東北方向飛行之斑蝶類(含青斑蝶類、琉球青斑蝶類、紫斑蝶類等)逐漸增加,約下午3:00時平均3~4隻/分,至下午5點時最高潮10~20隻/分,此時雲霧交加,正是上升氣流最旺盛時刻,當時溫度約21~22°C氣候涼爽,移動斑蝶以青斑蝶與琉球青斑蝶類最多(二者不分上下),其次為各式紫斑蝶類、台灣青斑蝶、姬小紋青斑蝶;由於雲霧多,能見度時好時壞,從望遠鏡瞭望得知青斑蝶都是新翅,它們是一隻一隻各保持相當距離,用大幅度振動翅膀徐徐飛行,由於顏色鮮明,留下深刻印象,約下午5點時青斑蝶大量出現,飛行高度很高,隨著雲霧往東北方向飛去。估計今天單是青斑蝶就有500~1,000隻以上在此通過,再往東北方向移動 ②民國91.6.21、民國91.6.22、民國91.6.26同樣約在下午上升氣流開始時,見3~4隻/分之斑蝶類(按數量多寡依序為琉球青斑蝶類、青斑蝶類、紫斑蝶類)向東北方向飛去,而在早約9:00~11:00,亦常見1~2隻/分之斑蝶類(含青斑蝶類、琉球青斑蝶類)由北方溪谷升上,再往南飛去 ③民國92.6.24、民國92.6.26、民國92.6.27(近中午~下午)每天約見各有數百隻之青斑蝶類(以青斑蝶為主)與琉球青斑蝶類(以琉球青斑蝶為主)由北方(南山方面)溪谷升上,而亦見較少數之同類斑蝶類,同時由南向東北方向飛去,而三天來由北升上之斑蝶類都因遇上強勁之西南風,被迫向東方向(南湖山區)飛去,似少有逆風成功而得以向南飛去的)。而在台7甲線(靠南山方面)沿途之樹林內則見不少青斑蝶兜留在裡面 |
民國91.6.26採到台灣青斑蝶4隻(全新翅)青斑蝶1隻♂(新翅) 民國92.6.24採到青斑蝶1♀1♂(都為新翅) 民國92.6.26採到青斑蝶4♂(都為新翅) |
①民國89年、90年二次,台灣與日本互相捕到對方作標記之青斑蝶,當時曾轟動一時;在日本每當春天來臨時(3~4月),從南方、西南方(即琉球西南諸島等方向)即開始有青斑蝶陸續飛上本州、九州等各地,一直到5~6月;而在秋天(約9~10月)青斑蝶則會相反往南、往西南方向(琉球、西南諸島)移動,在靠近台灣最近之與那國島(離台灣約有百來公里),歷年來已捕獲過好幾次,有日本內地標記之青斑蝶,因此福田晴夫先生曾說台灣可能是日本青斑蝶遷移之起點與終點,並曾寫信公開呼籲台灣之蝶友多留意,有無日本飛來(有標記)之青斑蝶(參見陳建志1999);然而幾年下來問題還是沒解決,重點是有關台灣的青斑蝶生活史一直未清楚;民國91.6.20思源啞口大量青斑蝶往東北方向移動後,筆者亦曾至北橫公路、北宜公路、三貂角及北部濱海公路等地攔截,但都沒有收獲,而北部大屯山山區,此時亦無有青斑蝶數量突然增加跡象,那麼這些青斑蝶會飛往什麼地方呢?這些都是有趣值得探討之問題 ②附記:民國92年5月~6月間在太平山林道(約位思源啞口以北20公里處,海拔約1,000公尺)筆者共標放1,110隻青斑蝶(從翅膀狀況,推測大概都是當地所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