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nature

About nature

This author has not yet filled in any details.
So far nature has created 20 blog entries.

懷念李小石先生

作者:吳東南 民國94年1月1~9日,筆者榮幸有機會參加了台東縣延平鄉布農族人之內本鹿古道尋根活動(由部落年輕領袖阿力曼、那布等帶領、會師),當時正逢冬天春假期間,天氣寒冷…記得走了幾天路程後,終到達會師地點(途中有經過楓、橘、壽等舊日名部落等)­—一個日據小學遺址,由於好幾年前族人被迫遷下現位於延平鄉紅葉村附近等低地,現之舊部落都已荒廢無人居住,只剩一些舊日警備駐在所、戰備道路、倉庫等…當地為丘陵地形,雖然海拔看起來並不高,但環境優美,溪水潺潺,常能見水鹿群奔馳於溪谷間…據說以前家家戶戶小米都能豐收,儲滿了倉庫好幾年,真像是世外桃源…會師當晚,得知那布隊伍是由一位平地人(非原住民,身高約185公分以上)當響導(名叫李小石),以高山居民自稱之布農族人,居然要淪落到由一位平地殘廢者來當嚮導尋根(布農族人常戲稱身高180公分以上的人,在叢林灌木鑽延爬山中,礙手礙腳,就像廢物一樣沒有用)真是令人吃驚;而該隊伍老少儒弱皆有,有日人人類學者、有舞踏家、有幼齡小學生、老人家等參差不齊…然而沿路只見李先生從隊頭照顧到隊尾,在危險路段中並負擔多餘之背包…當筆者筋疲力倦抵終點在喘氣不久後,只見李先生已奉上一杯一杯熱呼呼茶水(親自煮烹)分享大家…後來從網路部落格才知道,他出身福建連江縣之馬祖小島上,來台從軍中退伍後,即投入登山活動,表現優異,西元2000年已完成台灣百岳,常能一人單獨上山達一個月多(當然背後有家人、朋友暗中支持),文武兼具(能書、能畫、熱藝術、健談…)…筆者後來在山上還遇上李先生幾次(都是匆匆路過),最近才知道,他已成功挑戰喜馬拉雅山海拔8000公尺以上高山數次(含聖母峰)(每次背包都背負有媽祖神像)(照片一)…然而卻於西元2013年5月20日,在登頂洛子峰(海拔8516公尺)後,回途中,不幸失事(高山病發),享年58才…以生命讓台灣在世界極峯攀登紀錄揚名,並將靈魂奉獻給山嶽…在此歲末,謹為文回憶,故人之事蹟、典故等以作為紀念。 照片一、李小石先生與媽祖神像   資料來源: 李小石先生與媽祖神像-https://kamill.pixnet.net/blog/post/96687965

懷念李小石先生2021-12-21T10:59:49+08:00

與紅星杜鵑(Rhododendron hyperythrum)之初次邂逅

作者:吳東南 大約是民國六十多年(70年代),當我第一次踏上大屯山主峯(已有民航局道路),在終點路邊(有低懸崖坡坎),即看到一顆獨立矗立(高約2~3公尺),開滿粉紅色花朵之杜鵑花(石楠類)(後來經查証知道學名叫紅星杜鵑)(照片一、照片二、照片三),因為非常漂亮、顯眼,留下了深刻印象;當第二次再去時,即不再看到,猜想定被人採掉了…爾後一直到現在,在大屯山主峯再也未曾看過紅星杜鵑之踪影,過去如羅漫的克的情景,念人懷念!! 石楠類杜鵑花,它是屬高山型之台灣原生種杜鵑花,無論葉子、植株、花朵都比一般杜鵑花來得高大、豪放、鮮豔,尤其是在每年初春(三~四月),台灣各地中高海拔之高山頂,玉山杜鵑(R.pseudochry santhum)(別名森氏杜鵑、阿里山杜鵑、紅星杜鵑等)(照片四、照片五)、台灣杜鵑(R.formosanum)(照片六)、紅星杜鵑(現已歸類為玉山杜鵑)、西施花(R.ellipticum)(照片七)等石楠類都開始綻放,是當時台灣高山天空,最絢爛、最有亮點之時刻,而北部高山(七星山、菜公坑山、燦光寮山等)中,紅星杜鵑亦在其中之一。 照片一、紅星杜鵑(Rhododendron hyperythrum) 照片二、紅星杜鵑(Rhododendron ...(閱讀更多)

與紅星杜鵑(Rhododendron hyperythrum)之初次邂逅2021-12-15T13:21:22+08:00

與黃喉貂(Martes flavigula chrysospila SWINHOE)之初次邂逅

作者:吳東南 早在踏入台灣山林時(約60~70年代),即常聽過前輩(山上務實者)說到,台灣有一種土名叫”羌仔虎”之殺手型動物,它體型並不大,但身手敏捷,常能趴伏在比它大之動物(如羌、鹿等)身體上,獵殺獵物。後來知道它學名叫黃喉貂(照片一、照片二),雖然有看過它的標本、圖片,但具體之印象很少,像是謎幻動物一樣...約有10來年前以上了,當我在南橫公路(天池附近),利嘉林道(台東卑南鄉)上兩次遇到時(前者約距有百公尺,後者約30~40公尺),我都無法辨識,它們都是兩隻一起,動作有點古怪,並不怕人,逗留時間不長(不超過一分鐘即消失,是來不及拍照的),身體顏色與想像有點距離【四肢有點趨黑斑色,像菓子狸(白鼻心)(照片三)(Paguma larvata taivana  SWINHOE),而動作又不像黃鼠狼(照片四)(Mustela sibirica davidiana MILNE-EDWARDS)(比黃喉貂較小之貂科動物)之滑溜】…後來有機會偶然看到孫海林道之菜農所拍攝之黃喉貂照片(侵入農舍)時,才能首次領悟辨識到它…由於學術研究工具之進步,加上網路資訊之發達,屬台灣中型以上之食肉哺乳動物之黃喉貂,已不再與我們距離這麼遙遠、陌生了,這些彌足珍遺之動物,更應讓我們更加關心、保護…。 照片一、黃喉貂(Martes ...(閱讀更多)

與黃喉貂(Martes flavigula chrysospila SWINHOE)之初次邂逅2021-10-05T15:49:37+08:00

黑喉噪鹛(黑喉笑鶇)(Garrulax Chinensis)初探

作者:吳東南 根據維基百科(網路版)記載,黑喉噪鹛(黑喉笑鶇)(照片一),是屬噪鹛科(Leiothrichidae),噪鹛屬(Garrulax),即過去我們較熟悉之畫眉科,畫眉屬稱謂,它又叫黑面笑鶇、山土鳥、珊瑚鳥、土畫眉等,分布於中南半島、中國大陸南方等地,屬熱帶、亞熱帶鳥...筆者早期(約80年代)參加台北野鳥學會,當時人才濟濟,每逢假日,都能與一些自然學者界前輩,一起賞鳥、學習,獲益良多,因此後來到野外時,一些常見之鳥類,從它的聲音、形態等,即可輕易叫出它的名字,然而卻有一種,只能聞其聲(溫柔、響亮、婉轉、動聽),始終無法清楚看到它的身影之小鳥,尤其是在居住之淡水、三芝之山中叢林間...終於有次如願,得於一瞥幾秒鐘(用望遠鏡尋找)之機會,它約是中、小身長(10~20來公分),灰黑色(無紅紅綠綠顏色),然臉頰顯然有一片小白斑(唯一特徵),喜跳來跳去躲藏於樹林之枝葉內...回家後,趕忙翻遍了有關“台灣鳥類圖鑑”等書籍,竟然毫無頭緒,想來想去,只知道可能是屬畫眉科(噪鹛科)之一種,但是它的叫聲,比起台灣已知之任何一種畫眉科小鳥都來的動聽、清脆,為什麼沒有記載呢?終於還是求助於網路...原來它不屬台灣留鳥,它主要是產在大陸西南、南方等之熱帶種,台灣是它的分布邊際地帶(因此沒記載?),然有點疑惑,就是明明特點是白斑,卻取名黑喉(較不顯著);在搜尋網路後,它的清脆叫聲(影片),甚至都能清楚重現。在這裏不得不要叫聲“網路萬歲!”了。 照片一、黑喉噪鹛(黑喉笑鶇)(Garrulax Chinensis) 參考文獻:維基百科(網路版),照片一。

黑喉噪鹛(黑喉笑鶇)(Garrulax Chinensis)初探2021-07-02T15:16:50+08:00

大屯山區向天蝦(鵠沼枝額蟲)(Branchinella Kugehumaensis)初探

作者:吳東南         80年代開始在大屯山區出入,每逢7~8月颱風天大雨後,向天山(海拔約880公尺)之坪地常會積成小池(向天池)(照片一),有時經數週積水續存,這時池內會開始出現一些生物繁殖,尤其是一種類似蝦類(翠綠色)生物(照片二),特別顯眼,吸引人;當颱風季節過後,積水之小池也會乾枯,然後地上會如以前一樣,似乎什麼也沒剩,一片空地如昔...如此經過隔年,同樣經過颱風大雨後,小池形成,翠綠蝦亦會再度出現繁殖...由於好奇心,筆者曾帶回家飼養過好幾次,最大能長到2~3公分長(體色呈成熟之性斑色,真有點像古代之三葉蟲,蠻有魅力),可惜為了要觀察雌、雄交配繁殖現象,卻始終未成功...經查一些百科全書,知道它應屬節動物類之一種,在世界之溫帶地區,在某些季節遇到大雨時,大地中即會出現此種生物繁殖現象,等大地乾枯後,又會消失無蹤...它的名稱大略稱豐年蝦、鹹水蝦、仙女蝦類等,有些可拿來當作魚類飼料用。台灣好像只出現在陽明山國家公園之向天山,想大概是跟秋、冬東北季風由北方帶來傳播有關係吧?其實每年大雨季節向天池內繁殖的生物應還含有蝌蚪、蚌蝦及其他多種節肢、浮游生物等(照片三,圓形物者為蚌蝦類),當大地乾燥後,一些卵、殘骸等即又隱埋,回歸在大地下,等隔年大雨後,會再度復蘇出現,繁殖一番... 最近網路發達,經查尋,此翠綠蝦在台灣已有正式學名如下: 鵠沼枝額蟲(又名向天蝦)(Branchinella Kugehumaensis),因對早期有關"台灣博物研究"留有深刻記憶,在此特予記載,以茲記念。 ...(閱讀更多)

大屯山區向天蝦(鵠沼枝額蟲)(Branchinella Kugehumaensis)初探2021-07-02T15:16:26+08:00

大場雌光螢(Rhagophtha ohbai wittmer)初探

作者:吳東南 前言 本篇報導個人認為趣味性較大於學術性,雖然筆者發現當時(約90年代後半期)來講,台灣對大場雌光螢之認識亦是在啟蒙階段(經查閱〈陳燦榮,1999〉文獻得知)...由於調查"台灣斑蝶遷徙"研究,筆者經常須往大屯山區走動,記得有次近傍晚(約3月多吧)歸來時,路經二子坪步道時,注意到小產業路旁(小礫石路),有像蠕蟲般之幼蟲(相片一),好幾隻多翹起發光點之尾部,朝天空方向似在期待什麼到來(相片二)?觀察了一陣子,並沒有什麼變化,由於天色已暗,加上氣溫漸冷,不得不趕緊歸路...後經一年多,陸續在淡水、中寮產業路上,亦同樣發現類似情景,由於筆者對螢火蟲類亦屬似懂非懂情況,不得不參考文獻尋求解惑,幸運地找到陳燦榮先生剛出版不久之〈台灣螢火蟲生態導覽〉...原來這是一種在分類上別於螢科(Lampyridae)而另屬雌光螢科(Rhagophthalmidae)之昆蟲,名叫"大場雌光螢(Rhagophtha ohbai wittmer)",雌蟲為蠕蟲狀(會發光),雄蟲為具有上、下翅之像一般螢火狀(一般時不發光),雌蟲在繁殖期,會高擧發光尾部來吸引雄蟲交配。在台灣螢科類中,無論生態、型態都顯非常特別,這是日人學者大場信義博士1986年在沖繩西表島首度發現命名的,而在台灣是1996年由陳燦榮、何健鎔先生共同發現發表的;前者(螢科)在台灣目前記錄約有四十來種,而後者(雌光螢科)經各方人士努力,目前已有五新記錄種被發現、命名(含離島馬祖等)...爾後筆者,幾次又到同樣雌蟲出現地點,企圖觀察雌光螢類之雌雄交配鏡頭,可惜都未能如願...據文獻記載,雄蟲之出現交配,是非常迅速、短暫的,像一陣下雨般,二、三十隻從天而降,落在雌蟲旁,運氣好的,直接命中,可以立即與雌蟲交配(相片三/四),運氣不好的,落在較遠地方,還得四處搜索一番,如在五秒鐘內雄蟲無法找到雌蟲蹤跡或雌蟲已有雄蟲交配,他就立刻飛走,雄蟲的機動性相當快,幾乎沒有任何猶豫。 相片一、大場雌光螢雌蟲,全身細細長長,呈乳白色。 ...(閱讀更多)

大場雌光螢(Rhagophtha ohbai wittmer)初探2021-06-24T13:32:32+08:00

淡水三芝之”中國石龍子(Eumeces chinensis)”初探

作者:吳東南 前言: 初搬到新北淡水三芝時(約80年代),當走到戶外田野時(風和日麗),即注意到產業道路兩旁,常有屬中、大型之蜥蜴(皮膚微閃亮、身長約有20來公分以上)探頭出沒(速度敏捷),且易常在馬路上發現到它被車輾過之扁平身體遺骸,甚或在溪邊亦曾發現到被野犬、貓類咬後剩下之頭殼。經文獻查證,得知它名叫〝中國石龍子〞(Eumeces chinensis)、俗名〝肚螣〞,分布台灣北部及中國南方,是屬台灣或鄰近地區(日本..)較大蜥蜴之一種,由於好奇甚至異想天開,想看會不會有新種發現⋯它們冬天常會躲在農人耕作菜園內之土推裏,因此筆者亦曾飼養過一陣子,並比較過它與其他品種在鱗片排列之不同等,亦請教過一些專家,並曾與日本學者通信討論過,最近剛好在整理資料時,看到當時正熱中研究〝中國石龍子〞之片斷筆記遺留,覺得可以留下作個紀錄留念吧! 參考文獻 陳兼善 1984《台灣脊椎動物誌》台灣商務印書館 台灣 台北 林俊義 ...(閱讀更多)

淡水三芝之”中國石龍子(Eumeces chinensis)”初探2021-04-06T13:55:21+08:00

台灣斑蝶月移動地圖(解碼篇)

續前…〈論述篇(ending篇)〉:本篇是一年來"台灣斑蝶月移動地圖"調查報告之綜述,基本上是以"三假說"(簡稱假說一、二、三或假說紅、藍、紫)為主軸,依假說三、二、一次序,來闡述台灣各種斑蝶族羣之文化特質(異同),其中會舉出一些亮點(較具學術價值)之發現並儘量公布一些已驗証或後來再獲驗証之事例(例如蝴蝶個體之標識與再捕獲等)(有關之符號、姓名、日期、地點等,由於資料或篇幅,有些會從簡、從缺…),爾後希望有更多之直接証據或更先進之生物科技(如DNA、分子生物科學等…)被使用,共同來佐証或修正,讓台灣自然界最美麗之面紗,早曰被揭開並公諸於世… 一、假說三(紫)(二進二出)(參見“假說三”,圖1):「YB7」「FY1030」斯氏紫斑蝶(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分別於2005.1,2004.10在高雄茂林、屏東春日標識,而都於2005.5月初在苗栗竹南被捕獲,「272B-Fun」斯氏紫斑蝶 (Euploea syvester swinhoei) 於2005.8.27於台東歷丘標識,2006.1.19台東大武被捕獲。亮點舉例: 1)雲林林內:“清明蝶”,“百萬隻蝴蝶日移記錄”,國道三號“252K”與紫斑蝶蝶道交叉之發現等 ...(閱讀更多)

台灣斑蝶月移動地圖(解碼篇)2024-04-25T15:10:24+08:00